总有一句话能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的。
当前位置:九九语录网 励志语录内容页

爱情这件事儿,需要上保险吗

2023-02-02 07:54:04 励志语录 访问手机版

爱情这件事儿,需要上保险吗

感情这件事儿,可能还需要计算另外一项成本,即情感成本。

有个人最近交了一个男朋友,对她很好。 但是因为她自身有些抑郁情绪,所以会导致双方有一些不太愉快的交流,对方误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到底要不要把自己抑郁这件事情告诉她新交的男朋友,她自己很想告诉他,因为在她看来,如果对方能接受当然最好,如果不能接受,她自己也可以“及时止损”。

“止损”这个词是个经济学专有名词,通常我们在股票、期货交易中才会听到。

这个人很有创意地把它用在了爱情上,除了一股澎湃的新鲜感扑面而来,我还是忍不住这样回复她,“你用了'止损'这个词,你害怕损失什么呢? ”

很多人面对爱情,可能都会像她一样,有一些害怕的东西,然后就像要买保险一样,采取各种措施去防御自己的害怕。 可是,爱情这个事儿,真的需要上保险吗?

你害怕损失什么?

按照经济学理论,我们在做一项投资决策的时候,需要计算的成本无非包含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感情这件事儿,可能还需要计算另外一项成本,即情感成本,或者叫情感投入。

在清楚了自己投入的成本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分析出,在感情中,自己到底害怕失去什么。

时间吗? 谈恋爱大概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人生经历,不是跟眼下这个谈,还会跟另外一个谈,所以时间成本是必不可少的,这大概也不是我们担心要失去的。

资金吗?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所致,恋爱过程中,通常都是男生买单的情况比较多,或者是AA,很少出现女生付出更多资金投入的情况,这大概也不是我那位读者所顾虑的。

机会吗? 嗯,我想是有的,当我们用了“止损”这个词的时候,意味着要留下一些钱,可以去做其他回报率更高的投资。 同样,在感情中,如果眼前这个人不合适,那还不如早点结束,去跟更合适的谈恋爱。

最后,情感投入,这大概是也必然会考虑的,如果感情没有结果,与其投入那么多情感让自己受伤害,还不如干脆早点结束,以免伤心难过。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大概知道了,很多人在爱情中害怕损失的就是自己的机会成本和情感投入。

可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害怕失去机会和受到伤害呢? 如果我们对感情的预期是美好的、另一半是可信任的、自己在这段关系里是安全的,我们会忐忑不安地总是怕受伤害吗?

我想,你大概已经明白我要说什么了,

没错,你之所以总是胆战心惊地提醒自己在爱情里给自己上保险,是因为你的内心深处,并不相信对方,也不相信自己身处的这段关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期和信念,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住着深深的不相信——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你小心翼翼地去试探对方、用抑郁情绪去破坏交流,又或者用其他方式去挑战关系,你做这么多的努力,无非就是想把对方推走,然后去印证你潜意识里那个牢靠的枷锁:“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不会有人真的爱我”,然后再在意识层面心安理得地学会给自己的爱情上保险。

可是,亲爱的,你如此理性地维护自己在爱情世界里的安全,那你真的体会过爱是什么吗?

爱情能够被管控吗?

1959年,15岁的少年迈克,站在一个乡村教堂的门口,注视着36岁的女人汉娜,她独自坐在听众席上,听着儿童唱诗班的歌声,为了歌声的美妙而感动得热烈盈眶。 那一刻,少年迈克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在他看来美丽得无以伦比的女人。

多年以后,已经成为法律系大学生的迈克,在旁听一场纳粹审判时和这个女人重逢。 得知这个曾经为了儿童的歌声而热泪盈眶的女人,曾经是一个纳粹,她曾经组织奥维森斯集中营的囚犯来给她朗读小说,然后再无动于衷地将他们送往毒气室。

法庭上的迈克泪流满面,他无法将眼前这个纳粹和他记忆里的那个女人联系起来。 尽管理智告诉他,眼前的这个纳粹犯下了罪行,但他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对她的爱,所以当他的同学都在指责那个女人犯下滔天罪行的时候,迈克大喊:“让我们试着理解! ”

试图理解什么呢? 理解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对艺术却格外动容? 理解一个以不识字为羞耻的人却对生命无动于衷?

我想,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不会像迈克一样,试图去理解汉娜。 但是他去理解了,不仅如此,他还展开了对她的救赎:他把自己朗读的文学作品和磁带寄给狱中的汉娜,以这样的方式教汉娜识字和阅读。

这是电影《朗读者》里面的故事,影片除了要探讨二战期间纳粹主义对人类不人道的残害之外,可能导演的视角更愿意通过个体的经验,去探讨到底什么是爱。

毫无疑问,迈克是爱汉娜的,这种爱充斥着非理性,以至于他能够理解另外一个人的残暴、冷酷和非人道。

其实,不仅仅影片揭示了爱的非理性,也有美国科学家经过实验表明,在爱情初期,人体内分泌的激素水平和焦虑症患者分泌的激素水平很相似,也就是说,一个在爱情早期的人,你可以把TA视为半个精神病患者,喜怒无常是很正常的表现。

我当然不是提倡大家去和残暴的人、或者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去谈恋爱,而是想说,当我们在爱情到来的初期,就参杂过多的理性的话,它确实可能保证你不会受伤,但是你可能因此无法体会爱情本该有的酸甜苦辣。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真正地爱过,就算过得再安全,难道不是过于单调和匮乏了一点吗?

爱不一定要疯狂,但至少要勇敢。

像没有受过伤一样去爱

如果把爱情来分一下阶段的话,我可能更偏向将爱情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的“迷恋期”,后半段的“依恋期”。

迷恋期,当然更多的是由双方的激情、潜意识里的勾引共同促成的; 依恋期,关系则更深了一步,参杂了更多的依赖感、忠诚度,和承诺。

而我们所说的“爱的非理性”,更多地体现在爱情的早期,即迷恋期。

如果一个人在迷恋期,就开始过度地谨小慎微,给自己的爱情买一份保险,那么这段感情只可能有两个结果:

其一、因为潜意识里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所以你就会过度理性,以冷冰冰的方式对待对方,自己在感性层面的情感无法打开和释放,对方感受不到与你的情感共振,然后关系只能戛然而止;

其二、因为潜意识里极度渴望被爱,你就会谨小慎微,不敢展现真实的自我,迎合对方的品味从而塑造出一个假我,关系可能会进展到下一个阶段,比方说稳定的婚姻关系。 但是因为被你压抑的“真我”很可能在关系稳定后就展现出来,这个时候如果问题爆发出来,就变得更加难以解决了。

很显然,这两种结果都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但却都是你给爱情上了保险之后所塑造的结果。

所有不能无缝对接的亲密关系,不是在爱里面,谁爱的多谁爱的少; 也不是谁主动谁被动; 而是不能够在同一个频率保持互动和共振,无论一方怎么去努力,另外一方总是去猜疑、曲解、较劲、掂量、对比......

所以啊,丢掉你的爱情保险理论吧,请试着全然地打开自己,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让真实的自己,自由地在爱里流动,让那些隐藏在你经历里的伤,在爱中慢慢被熨烫和抚平。

勇敢一些,去爱吧。 像没有受过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