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句话能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的。
当前位置:九九语录网 经典语录内容页

丰子恺经典语录大全

2022-10-30 05:04:10 经典语录 访问手机版

丰子恺经典语录大全

丰子恺经典语录,下面是语录君网小编整理的经典语录大全。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丰子恺经典语录

一、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

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三、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缘缘堂随笔》

四、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做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缘缘堂随笔》

五、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给我的孩子们》

六、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大娘舅在大世界里,只将其与“钱”相结的一根线剪断,已能得到满足而归来。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丰子恺散文》

七、莫扎特的性格适于意大利。返国后曾两次赴米兰,在其地演奏。二十一岁时,他为了想减轻父亲的负担,于一七七七年陪了他的六十岁的母亲,出外求职。他们出门后,他父亲寄他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你们去后,我真悲伤得很,就跑到楼上,投身在椅子里……我走到窗边,为你们两人的幸福向神祈祷。但向门外探望,已不见你们的形影了。我又茫然倒在门边椅子里……”

八、绘画不是模仿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是借一种物质而表现,而诉于我们的感觉的。“美是诉于感觉”,是希腊的柏拉图的名论...《给我的孩子们》

九、研究之志渐大,就舍去目前的小慰藉的追求而从事奋斗;鉴赏之眼渐高,就发现眼前缺乏可以慰藉视觉的景象,而退入苟安,陷入空想。

十、有的动物主要是皮值钱,比如狐狸,有的动物主要是肉值钱,比如牛,有的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比如人

十一、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缘缘堂随笔》

十二、人们谈话的时候,往往言来语去,顾虑周至,防卫严密,用意深刻,同下棋一样。我觉得太紧张,太可怕了,只得默默不语。《静观人生》

十三、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释然。《豁然开朗》

十四、他的歌剧不似格鲁克的重剧的要素,而使诗从属于音乐。他的歌剧,是德意志歌剧的大成。其代表作有三,即《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与《魔笛》。《魔笛》尤为第一大作。《丰子恺谈音乐》

十五、莫扎特家世居巴伐利亚州。父亲是小提琴家。莫扎特生于一七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午后八时。父亲一早发现莫扎特的乐才,四岁时就教他和他的姐姐二人学音乐,曾经有一幅有名的雕刻图,画着孩提的莫扎特坐在羽管键琴(harpsichord)前面,他的姐姐手里拿着乐谱,父亲拉着小提琴在指导他们。他五岁的时候,已非常用功。有一天父亲看见他坐在琴前写五线纸。仔细一看,原来已作成一曲很好的协奏曲(concerto)。六岁时同了其姐与父亲旅行到慕尼黑、维也纳等地,颇蒙皇后的宠爱。有一次在奥皇殿前演奏。奏毕,娇小的莫扎特爬上皇后的膝上,抱住了吻她的颈,且指着美丽的皇女说:“我要娶像她那样可爱的新娘。”满廷为之大笑。《丰子恺谈音乐》

十六、不困于情,不乱于心,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十七、虽说印象派是艺术的科学主义化,但印象派的外光描写,绝不是受科学者的实证的引导而起来的。然而奇巧得很:印象派的萌芽恰好与关于光的科学的研究的发表同一时期。《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十八、我十七岁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二十一岁毕业以后没有升学。我受中等以上学校教育,只此五年。这五年间,弘一法师,那时称为李叔同先生,便是我的图画音乐教师。图画音乐两科,在现在的学校里是不很重要的;但是奇怪得很,在当时我那浙江第一师范里,看得比英国算还重。我们有两个图画专用的教室,许多石膏模型,两架钢琴,五十几架风琴。我们每天要花一小时去练图画,花一小时以上去练弹琴。大家认为当然,恬不为怪。这是甚么原故呢?因为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制了我们的感情,折服了我们的心。他从来不骂人,从来不责备人,态度谦恭,同出家后完全一样,然而个个学生真心的怕他,真心的学习他,真心的崇拜他。我便是其中之一人。《丰子恺散文》

十九、“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丰子恺散文》

二十、有欠公允,也就意味着偏见的存在,不过,私以为“偏见”并不全然就是要不得的。对于有想法、有创造的艺术家来说,“偏见”恰恰是其本人价值观的另类表述。《西洋画派十二讲》

二十一、高更具有敏感性,他在印象派的艺术中也能看出文明社会的智巧的不自然,所以他追求的是更自由、更朴素的画境。结果他的画有单纯性与永远性。因为已经洗净一切智巧的属性的兴味,而在极度的单纯中表现形状,极度的纯真中表现感情。他的画中所表现的塔希提土人女子的表情,不是一时的心理的发表,乃是永远无穷的人类的sentimental。在那里没有人工的粉饰与火花,只有原始的永远的闲寂。《如何看懂印象派》

二十二、全、活跃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废的。《儿女》

二十三、现在回想,世事都同风景一样。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身入其中,不但美即消失,还要生受苍蝇、毛虫、啰唣与肉麻的不快。世间苦的根本就在于此。《活着本来单纯》

二十四、画家对静物写生,对于该静物的看法与平常不同,不当它们是供人用的东西,而把它们看作独立自主的存在物。《美术夜谭》

二十五、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渐》

二十六、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二十七、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缘缘堂随笔》

二十八、忽然看见桌子角上这两个蚂蚁大起来,大起来,大得同山一样,终于充塞于天地之间,高不可仰了.同时又觉得我自己的身体小起来,小起来,终于小得同蚂蚁一样了.我站起身来,向着这两个蚂蚁立正,举起右手,行一个敬礼.《敬礼》

二十九、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不是经过这世间的造作后的心。《做人得有点“童心”》

三十、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不能如愿,不如释然。

三十一、看惯在宣纸上笔飞墨舞的中国画的人,看了这两幅画之后,第一浮起的念头一定是“同照相一样”。其实并不这么简单。有一点“同照相一样”,确是写实派的劣点。然而决不若是其甚。何以故?我们现在所见的《拾穗者》《碎石工》《喂食》《牧羊女》《晚钟》,是把原画用照相缩小而制版的。原画大得多。又原画中有美丽、老练的笔法,线条,谐调的色彩,这等现在都已看不见了。现在的复制品实在只能说是画的“大意”,其艺术的灵魂大半已不保留,而只剩一具躯壳,所以看去愈觉得类似照相。《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三十二、在作品中,我欢喜神韵的后者,而不喜欢机械的前者。

三十三、反之,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密切的关係,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

三十四、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

三十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缘缘堂随笔》

三十六、真的绘画,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没有别的实际的目的。《无用之美》

三十七、你往日的一切雄心和梦想已经宣告失败,开始在遏制自己的要求,忍耐自己的欲望,而谋他人的幸福了;你已将走出唯我独尊的黄金时代,开始在尝人类之爱的辛味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三十八、至于西涅克的油画,则就以笔触的组织及节奏为画面美的主重的要素而表现于现者,故容易使人起机械的单调的不快感,而叹“印象主义的途穷”!《如何看懂印象派》

三十九、临别时有通信之约,现在我要先告诉你:此地空气的透明,与愉快的色彩的效果,无异于日本,真是美丽!水在景色中,犹如我们在“锦绘”中所见,作美丽的绿玉色,及丰丽的青色的浓翳。淡的橙黄的落日照在地面,映出青色。壮丽的金黄色的太阳!——然而我还没有见过此地的最美丽的夏景。《梵高生活》

四十、宇宙间人的生灭,犹如大海中的波涛的起伏。大波小波,无非海的变幻,无不归元于海,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显示。《缘缘堂随笔》

四十一、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发见自己,故必推广其同情心,普及于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缘缘堂随笔》

四十二、十四岁的歌德(Goethe)听七岁的莫扎特的演奏,正是这时候的事。后渡伦敦,受乔治三世的热烈的欢迎,归途中又游巴黎、维也纳,作旅行演奏,到处受人赞颂。他的幼时的生涯真是幸福的。《丰子恺谈音乐》

四十三、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四十四、但倘仅取点彩法的形式,而用以解释自然,其绘画就机械的而流于单调了。像西涅克就免不了这点非难,试看他的画,竟仿佛一种地毯之类的毛织物,或五色嵌细工的所谓mosaic,实在难免“不自然”之讥!以点彩派画家知名者还有马丹、勒西达内,皆与西涅克同风。这种人的绘画,全体作装饰的统一,而画家对于光与空气的最初的热情与欢喜,似乎早已丧失了。我们看了这种画,只从其点彩的明亮的色的综合上感到一种表面的情趣,而全然没有饱满之感。西涅克的特色,是其笔触的organization。他的油画上的笔触,作小的方形,很想mosaic,使人感到一种节奏,但就全体而论,终是单调的、机械的。修拉的画虽也用一点一点的笔触,然离开了眺望的时候,这等无数的笔触都融入一种光辉的幻想中。《如何看懂印象派》

四十五、论文学的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论绘画的人说,“天机勃露,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给我的孩子们》

四十六、夜本来是一日的最深沉的,最幽邃的一部分,就是一日的神秘的时间,又可说是人的退省时间。《青年与自然》

四十七、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时辰钟的针,平常一看总觉得是“不动”的;其实人造物中最常动的无过于时辰钟的针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地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地无常!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丰子恺散文》

四十八、【丰子恺论人生三境界】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四十九、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去,不望将来,如此便好。

五十、数千年来绘画的描写都是注重what的,至于how的方面,实在大家不曾注意到。印象派画家猛然地觉悟到这一点,张开纯粹明净的眼来,吸收自然界的刹那的印象,把这印象直接描出在画布上,而不问其为什么东西。即忘却了“意义的世界”,而静观“色的世界”“光的世界”,这结果就一反从前的注重画题与画材的绘画,而新创一种描写色与光的绘画。色是从光而生的,光是从太阳而来的。所以他们可说是“光的诗人”,是“太阳崇拜的画家”。《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五十一、要月亮出来,要花开,要鸟来,这都是我们这世界中所不能自由办到的事,然而婴孩认真的要求,要求不得,认真的哭。《美术夜谭》

五十二、拿科学来批评解决人生一切事物,究竟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的分析、观察的态度,把以前的因袭、迷信、美丽的梦,一切打破,而人生世界的现实完全暴露,结果在人心中引起了一种危惧、悲哀、不安定的状态。即应用科学的态度于人生一切事物上,结果造成了“定命论”、“决定论”,否定自由意志,一切唯物。这就惹起现代人的厌世观与破坏的思想,于是一切都不安定,一切都动摇起来,混乱起来。《美术夜谭》

五十三、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了所谓“社会”里的虚伪矜忿之状,觉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五十四、造物的骗人,使人留连于其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缘缘堂随笔》

五十五、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看见那光一跳一跳的沉下去,非常细微,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竹影》

五十六、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缘缘堂随笔》

五十七、对于那些孩子,我是极其羡慕和嫉妒的,然而,当他们明白了我为何羡慕和嫉妒他们时,他们也就失去了令我羡慕的资格。

五十八、为什么入学校?为了欲得教养。为什么欲得教养?为了要做事业。为什么要做事业?为了满足你的人生欲望。再问下去,为什么要满足你的人生欲望?你想了一想,一时找不到根据,而难于答复。你再想一想,就会感到疑惑与空虚。你三想的时候,也许会感到苦闷与悲哀。这时候你就要请教“哲学”,和他的老兄“宗教”。这时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给我的孩子们》

五十九、主观主义化的艺术:后期印象派一般画家往往无意识或有意识地使绘画成为“说明的”。观赏者也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在绘画中要求“说明”,即他们的兴味集中于“所描的为何物”。他们欢迎这种“说明”功夫最巧妙的绘画。然而纯粹的画的感兴决不在于“所描的为何物”的联想的兴味上,乃在于“怎样描表”的一点上。其结果“怎样使人感到美”的一事就成了更重要的问题。但这里所谓“美的”(Aesthetic)不是普通的“美的”(Beautiful)的意义。人们见了花与蝶感到美,便把这花与蝶照样地描出,人们见了仍是感到美。然这不过是自然美的“再现”。换言之,这是当作自然美的说明而作的绘画,不是“使我们发生美的感动的形态”的新的“创造”。“使我们发生美的感动的形态”,即所谓Signi《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六十、世间一切美术的建设与企图,无非为了追求视觉的慰藉。《无用之美》

六十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就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整地看到。

六十二、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美术夜谭》

六十三、以前没有人敢描写劳动者、农夫、乞丐,米勒倡始描写。以前的描法有一定的型,一定的套,固守旧型旧套,而不观察事物的实际的真相,米勒开始从观察实物下工夫,捕捉客观的存在的真相,始倡这写实的描法。所以他是伟大的艺术家,绝不是照相镜头或画匠。《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六十四、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

六十五、你住几层楼?——“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六十六、那末我们的人生,都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了。《晨梦》

六十七、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缘缘堂随笔》

六十八、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缘缘堂随笔》

六十九、上海是骚扰的寂寞,山中是清净的热闹。《山水中的生活》

七十、丰子恺曾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七十一、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七十二、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

七十三、“人生如梦”,这话是古人所早已道破的,又是一切人所痛感而承认的。那末我们的人生,都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了。《缘缘堂随笔》

七十四、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不宠无惊过一生》

七十五、两人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是过激的、狂热的、南方人一般的荷兰人;一个是冷静的、严格的、意志的、北方人一般的法兰西人。一切破坏由于二人的相反的性格的固执和冲突而来。梵高是一个能伸能屈的好汉,感情发作的时候用狂暴的手段,然而不久又立刻反省,复旧。高更的性格就与他不同,他是共和党的新闻记者的儿子,具有遗传的市民观念。无论何种灵异的熏染,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他是一个自觉的艺术家又聪明的鉴赏家。为了把持自己的善,他对于自己以外的事全不顾虑。他的本质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梵高生活》

七十六、谦让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说自己好,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好。明明在谆谆地陈理说义,劝谏君王,必称“臣虽下愚”。明明在自陈心得、辩论正义,或惩斥不良、训诫愚顽,表面上总自称“不佞”、“不慧”或“愚”。《缘缘堂随笔》

七十七、美术是人生的“乐园”,儿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然而出了黄金时代,美术的乐园就减色,可胜叹哉!《无用之美》

七十八、东洋画家素尚人品,"人品即高,气韵不得不高"。故"画中可见君子小人"。

七十九、所谓美的态度,即在对象中发现生命的态度。《美术夜谭》

八十、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大人比起他们来,个个都虚伪卑怯。

八十一、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缘缘堂随笔》

八十二、他们的艺术,是废弃传统的形式美,而只要把自己所欲表示的意思直接传达于对手。但现在看他们的画,“所欲表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第三者全然不明。看了查拉的肖像,没有一个人能承认这是肖像画。这原是一切记号的表现所有的特质。例如基督教的记号的绘画与雕刻,都是同这肖像画相似的。古代的地下礼拜堂(catacomb)的壁上所画的,穿农夫的服装,肩上负着活的羊的青年的像,全无绘画的形式美,在基督徒以外的人看来全无兴味。但基督徒看了都识得这画是救世主的“记号”,对其救世主的信仰自然会涌起于心中。他们看了这朴素的记号能立刻悟得其意义,而承认这记号的存在的价值。达达派的绘画也是同一道理,我们倘加入了达达的团体,同化于达达的精神中,必能悟得这等画的意义,而承认其画的《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八十三、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丰子恺散文》

八十四、出门写生的时候,他的装扮真是古怪!奇特的姿势,不像老人又不像少年的颜貌,背脊上负着巨大的画布,摇摇摆摆地在田野中步行《梵高生活》

八十五、艺术为人的心的表现,当然更加与背景有深切的关系。世界是自然与人的对峙。艺术的历史可说就是吾人的世界观的历史。世界观不同,表现也不同,于是在绘画上就有所谓“画派”。《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八十六、一七七八年他陪母亲到巴黎。这正是格鲁克(Gluck)与佩尔戈莱西(Pergolesi)关于歌剧意见争执的当儿,他受了刺激,决心学格鲁克。不久老母客死,他非常悲恸。明年,他就去巴黎。《丰子恺谈音乐》

八十七、这第二次的袭击,使高更一刻也难再留了。但他在阿尔没有别的朋友家可以投宿,今晚再同那狂人一同过夜,实在无论如何也不敢了。他就决定赴旅馆投宿;但想起了那犯了狂病的可怜的友人,又想回家去看他一眼。逡巡了一回,终于自己赴旅馆而去。——这时候在高更心中,顾虑自己的安全的心比关念朋友的疾病的心更强了。《梵高生活》

八十八、我们一面在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我们有梦中的假我,又有本来的“真我”。《缘缘堂随笔》

八十九、不困于心,不乱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如此,甚好。

九十、感情的复杂深刻的部分,往往为理义的言说所不能表出,而在“造形的”脸色上历历地披露着。《缘缘堂随笔》

九十一、梵高的交游中,友谊特别深切的有两人,即贝尔纳与高更。高更比他年长五岁,贝尔纳比他年轻十四五岁。《梵高生活》

九十二、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九十三、米勒活的时候,世界上的人还不懂他的画。他死后30年,世界上的人都懂得了,可见他是“时代的先驱”。别的人都跟着时代走,米勒独自走在时代的前面。《美术夜谭》

九十四、老年的卢梭,还是少不来女人。六十四岁的老头子恋爱了一个五十四岁的寡妇,演出可怕的悲剧与喜剧。六十六岁的初秋,他在巴黎郊外的薄暗中独自寂寞地又愉快地死去。《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九十五、我带了这虚空而寂寥的心,彷徨在十字街头,观看他们所转入的社会,我想象这里面的人,个个是从那天真烂漫、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里转出来的。但这里没有“花生米不满足”的人,却有许多面包不满足的人。这里没有“快活的劳动者”,只见锁着眉头的引车者,无食无衣的耕织者,挑着重担的颁白者,挂着白须的行乞者。这里面没有像孩子世界里所闻的号啕的哭声,只有细弱的呻吟,吞声的呜咽,幽默的冷笑,和愤慨的沉默。这里面没有像孩子世界中所见的不屈不挠的大丈夫气,却充满了顺从,屈服,消沉,悲哀,和诈伪,险恶,卑怯的状态。《谈自己的画》

九十六、学图画并不是想做画家,也不是要把图画直接应用。我们之所以要大家学图画,是因为大家是人,凡人的生活都要求快美之感,故大家要能辨别形色的恶美,即大家要学图画。《无用之美》

九十七、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给我的孩子们》

九十八、然而回看人世,又觉得非常诧异: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反覆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缘缘堂随笔》

九十九、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作“人生”。《缘缘堂随笔》

一百、把事物看作纯粹的形态,就是看见事物自身的结局。《如何看懂印象派》

一百〇一、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草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不宠无惊过一生》

一百〇二、十九世纪以前的艺术,都是偏重人的方面,主观方面的;十九世纪的艺术,反之,是偏重自然的方面,客观的方面的,这就是所谓“自然主义”(Naturalism)。不必就别的说,但看绘画的题材,这一点已可了然,即西洋的绘画,在十九世纪以前,是以“人物”为主题而“自然”(风景)为背景的。这点恰好与中国画的以山水为主体而人物为点景成正反对。这恐怕是东西洋的文化的根本的异点。《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一百〇三、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

一百〇四、“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以为其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

一百〇五、毕沙罗怀着“朴素而柔和的感性,静静地沉浸在田园生活的情调中”《如何看懂印象派》

一百〇六、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在于仅为一音乐家。他有人生的苦闷,与确凿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实在是这英雄心的表现。在莫扎特,音乐是音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音乐美。至于贝多芬,则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故更有光辉。即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则是灵魂的艺术。《丰子恺谈音乐》

一百〇七、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谈自己的画》

一百〇八、艺术倾向客观的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係较少。

一百〇九、他们已不复是“快活的劳动者”,正在为分数而劳动,为名誉而劳动,为知识而劳动,为生活而劳动了。《谈自己的画》

一百一十、他一生抱着深的信仰与厚的道德,同时情感与爱情也很是热烈。贝多芬、瓦格纳的音乐能表现憎恶和侮蔑,莫扎特的音乐只有表现“爱”。然其爱也不似贝多芬或舒曼的爱之热烈,而都是逸乐的。他的音乐不是诉于头脑的,全是诉于心的。又莫扎特比贝多芬与瓦格纳更富天才,也有明证:贝多芬作曲时汗流满面,瓦格纳到三十岁时始作出像样子的作品,莫扎特则音乐全不费力地从头脑中溢出。如其妻所说:“他作曲同写信一样”。又他没有工夫作小提琴曲的伴奏,常在心中作成,当场记忆而弹奏,其天分又可惊!《丰子恺谈音乐》

一百一十一、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一百一十二、“儿童对图画富有兴味,而拙于技术。因此儿童描绘物象,往往不真实,甚至错误。西方的教育论认为这是符合生物进化论的,因该听他们按照本能而作画,不可加以干涉。这是错误的图画教育论……”《缘缘堂随笔》

一百一十三、我们所以不懂他们的作品中的“所欲表出的意义”者,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是反传统的,在内容上也是反传统的。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经济生活上,或对人的关系上,都在另行创造全新的世界,希望脱离一切既存的感情与观念。查拉的宣言中说“达达就是观念的追放”。就是不许人们用旧有的观念来看他们的画。《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一百一十四、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缘缘堂随笔》

一百一十五、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梧桐树》

一百一十六、在流亡之中,虽然失去了熟悉的家园,但无论去到哪里,他都能找到心灵的家园。

一百一十七、大人与小孩,分居两大不同的世界。儿童对于人生自然,另取一种特殊的态度,即对于人生自然的“绝缘”的看法。所谓绝缘,就是对一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的观看。绝缘的眼,能看出事物的本身的美,可以发现奇妙的比拟。这态度,就是小孩子的态度。《美术夜谭》

一百一十八、小母亲,手拿针线,有模有样《让人心疼的永远回不去的童年》

一百一十九、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缘缘堂随笔》

一百二十、我们在世间,倘若只用理智的因果的头脑,所见的只是万人在争斗倾轧,何等悲惨的世界!日落、月上、春去、秋来,只是催人老死的消息;山高、水长,都是阻人交通的障碍物;鸟只是可供食料的动物;花只是结果的原因或植物的生殖器。《美术夜谭》

一百二十一、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缘缘堂随笔》

一百二十二、“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丰子恺散文》

一百二十三、人的一切生活,实用之外又必讲求趣味。一切东西,好用之外又求其好看。《无用之美》

一百二十四、要努力做到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缘缘堂随笔》

一百二十五、另一种具有美化的可能性。但须经过人工的经营,方能成为美术品。前者宜用照相表现,后者宜用绘画表现。《无用之美》

一百二十六、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豁然开朗》

一百二十七、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巨富的纨绔子弟因屡次破产而“渐渐”荡尽其家产,变为贫者;贫者只得做佣工,佣工往往变为奴隶,奴隶容易变为无赖,无赖与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儿……这样的例,在小说中,在实际上,均多得很。因为其变衰是延长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渐渐”地达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么强烈的刺激。故虽到了饥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贪恋着目前的生的欢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变了乞丐或偷儿,这人一定愤不欲生了。《丰子恺散文》

一百二十八、“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如何看懂印象派》

一百二十九、这时期中他的作风比较的温雅。阿尔时代及圣雷米时代的叙事诗的悲壮,次第消失,而渐渐归于从前的抒情诗的端丽了。这时代的作品富于温厚的人生情味,不像巴黎时代的焦燥,又不是阿尔及圣雷米时代的恶梦。从前的激昂之感,到此一变而为脉脉的哀愁。这哀愁是从心的最深处出发的。《梵高生活》

一百三十、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缘缘堂随笔》

一百三十一、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缘缘堂随笔》

一百三十二、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缘缘堂随笔》

一百三十三、精神昏迷与发狂,原是他所忧惧的,然后希望心身的稳静而徒然消费其光阴,在他又是莫大的苦痛!较量的结果,他情愿服从衷心的欲求,委身于不绝的制作。然委身于不绝的制作,在他又是一切破灭,一切灾害的唯一的原因。进退两难的时候,他又深感矛盾的苦恼了。《梵高生活》

一百三十四、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无愧于天,无愧于地。这样,人生!《不宠无惊过一生》

一百三十五、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阴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丰子恺散文》

一百三十六、我的年纪渐长,美术研究之志渐大;我的经历渐多,美术鉴赏之眼渐高。

一百三十七、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一百三十八、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同感。《缘缘堂随笔》

一百三十九、山水间的生活,因为需要不便而菜根更香,豆腐更肥。因为寂寥而邻人更亲。《给我的孩子们》

一百四十、在这点上,梵高也是一个东洋流的画家。《梵高生活》

一百四十一、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此生多珍重》

一百四十二、原来这个我,早已不是真的我了。人类所造作的世间的种种现象,迷塞了我的心眼,隐蔽了我的本性,使我对于扰攘奔逐的地球上的生活,渐渐习惯,视为人生的当然而恬不为怪。《缘缘堂随笔》

一百四十三、一霎时,她挤在那天桥的熙攘的人潮当中,连影子也看不见了。《缘缘堂随笔》

一百四十四、梵高的全生涯没入艺术中,他的个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个时代的生活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一百四十五、“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缘缘堂随笔》

一百四十六、高更的生活与梵高相似,也是后来学画的。他本来是一个手腕很高的商人。后来忽然抛弃职务,把一身奉献于绘画,在贫困饥寒,和世俗的嘲笑中度送放浪的生活。他同梵高相继来到巴黎。《梵高生活》

一百四十七、但芋艿,萝卜中所含的人生的滋味,也许比油画中更为丰富,让它尝尝罢。《随感十三则》

一百四十八、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成长,处处可成长。你若感恩,时时能感恩。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世界。《豁然开朗》

一百四十九、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谈自己的画》

一百五十、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一百五十一、所以画家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不是教人一种知识;看画的人,也只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不可用知识去探究其实用。

一百五十二、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一面却又置若不知,毫不怀疑地热心做人。《晨梦》

一百五十三、人体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换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从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时候的姿态。这一点屡次引起我非常的铭感。无论贫贱之人,丑陋(?)之人,劳动者,黄包车夫,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丰子恺散文》

一百五十四、在音乐史上,贝多芬是继海顿、莫扎特之后,作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桥梁的,他在音乐史上不但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辛酸的全生涯亦常使人感动。他在一切音乐家中最为孤独,他用傲岸的气质与绝大的自负心来同世界见面。他反对仅仅讨人欢喜的艺术,与女性气的趣味,而耽其冥想于音乐的最深的世界中。请看他的强力的容貌,即可认识其为英雄。《丰子恺谈音乐》

一百五十五、既已无我,哪里还会想起一切世间的关系呢?《美术夜谭》

一百五十六、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他们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一百五十七、中国画的一切表现手法,凡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其设想、布局、象形、赋彩,都是清空的、梦幻的世界。《无用之美》

一百五十八、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儿女》

一百五十九、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天真、健

一百六十、在一切音乐家中,可以匹敌莫扎特的天才的恐十白没有了。讲起音乐上的**大的天才,谁也会想到莫扎特幼时有“神童”之称,长大后有“不朽的莫扎特”之称。《丰子恺谈音乐》

一百六十一、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而在这世界里做人,其一生一定更多欢慰。《剪网》

一百六十二、于是变成了儿童崇拜者,在随笔中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无用之美》

一百六十三、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丰子恺散文》

一百六十四、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不宠无惊过一生》

一百六十五、花好花朝日,月圆月半天。鸳鸯三日后,浑不羡神仙。《给我的孩子们》

一百六十六、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不宠无惊过一生》

一百六十七、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竹影》

一百六十八、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衰变,也全靠这渐的助力《渐》

一百六十九、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民族的事也如此。《活着本来单纯――生机》

一百七十、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

一百七十一、无论何事都是大大小小,千千万万的“缘”所凑合而成,缺了一点就不行。世间的因缘何等奇妙不可思议!《缘缘堂随笔》

一百七十二、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一百七十三、把三个苹果当作三位好朋友看,设想它们是有知有情的三个人,欢聚于一室之中。如此,则随你调来调去,作种种布置,无往而不是艺术的构图。《美术夜谭》

一百七十四、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缘缘堂随笔》

一百七十五、因为他的作画,完全不晓得迎合俗众的心理,完全抛却利害得失的念头,只晓得追求他的“真实”。对于艺术理解力缺乏而有生计又不裕的双亲,自然不会赞同他这事业。家庭的圆满的和爱,对此有了缺陷。终于使梵高不能再留在家中。《梵高生活》

一百七十六、世间的人,本来都有像你那样的天真明净的生命,一入人世,便如入了乱梦,得了狂疾,颠倒迷离,直到困顿疲毙,始仓皇地逃回生命的故乡。《缘缘堂随笔》

一百七十七、猫的确能化岑寂为热闹,变枯燥为生趣,转枯燥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即使不不老鼠,也有功于人生。《阿咪》

一百七十八、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______丰子恺

一百七十九、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返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缘缘堂随笔》

一百八十、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

一百八十一、人生随处皆不满,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给我的孩子们》

一百八十二、这话,近看是对的,远看却不对。用低浅的眼光,从世俗习惯上看,办教育,制作品,实实在在的事业,当然比做和尚有功于世,远看,用高远的眼光,从人生根本上看,宗教的崇高伟大,远在教育之上。——但在这里须加重要声明:一般所谓佛教,千百年来早已歪曲化而失却真正佛教的本意。一般佛寺里的和尚,其实是另一种奇怪的人,与真正佛教毫无关系。因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越弄越深。和尚大都以念经念佛做道场为营业。居士大都想拿佞佛来换得世间名利恭敬,甚或来生福报。还有一般恋爱失败,经济破产,作恶犯罪的人,走投无路,遁入空门,以佛门为避难所。于是乎,未曾认明佛教真相的人,就排斥佛教,指为消极、迷信,而非打倒不可。歪曲的佛教应该打倒;但真正的佛教,崇高伟大,胜于一切。《给我的孩子们》

一百八十三、宇宙万物各有其自己独立的意义,不是只为谁生。《美术夜谭》

一百八十四、他们(印象派画家)用科学的方法,把色分析。例如要画紫色,不像从前的取红蓝两色在调色板上调匀而涂抹,而直接用红的条与蓝的条并列在画布上,观者自远处望去,这两色就在网膜上合成鲜明的紫色。又他们由冷静的科学的观察,发见自然物的色并非固定,皆随光而变化。例如立在青草地上,日光之下的人,其脸的阴面有绿色、紫色、青色,故脸色绝不像从前的规定为赭色。又如在强烈的日光下面,物的影子都成鲜美的紫色、蓝色,绝不像从前的规定为褐色。《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一百八十五、“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来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象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一百八十六、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钱钟书对应: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一百八十七、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豁然开朗》

一百八十八、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去。

一百八十九、我只是看看那堆灰烬,想在没有区别的微尘中认识各个字的死骸,找出那一点是春字的灰,那一点是蚕字的灰。又想像它明天朝晨被此地的仆人扫除出去,不知结果如何:倘然散入风中,不知它将分飞何处?春字的灰飞入谁家,蚕字的灰飞入谁家?。倘然混入泥土中,不知它将滋养那几株植物?。都是渺茫不可知的千古的大疑问了。《缘缘堂随笔》

一百九十、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一百九十一、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厚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到死。《晨梦》

一百九十二、一种是天生成就美观的,不须人工代为布置,只消设法照样保留,便有美术的价值。

一百九十三、自有生以来,这“人生”已被反覆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缘缘堂随笔》

一百九十四、在人们谈话议论的座中,与其听他们的言辞的意义,不如看他们的颜面的变化,兴味好得多,且在实际上,也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各人的心理。《缘缘堂随笔》

一百九十五、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而在这世界里做人,其人生一定更多欢慰。对于世间的麦浪,不要想起是面包的原料;对于盘中的橘子,不要想起是解渴的水果;对于路上的乞丐,不要想起是讨钱的穷人;对于目前的风景,不要想起是某村某镇的郊野。《剪网》

一百九十六、然在维也纳终不能舒展其天才,于是父亲就命他到意大利,一七六九年归乡即旅行意大利各地。罗马教皇克雷蒙(clement)十四世赠他骑士称号,他非常欢喜自称“骑士莫扎特”。他的有名的意大利歌剧《米特里达特》(Mitridate)在意大利的米兰反复演了二十回。巡游各地至一七七一年三月,始返故乡。《丰子恺谈音乐》

一百九十七、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子女》

以上是关于丰子恺经典语录的经典语录内容,由语录君网搜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