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句话能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的。
当前位置:九九语录网 经典语录内容页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及翻译

2022-01-22 20:35:40 经典语录 访问手机版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及翻译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自古长亭就是送别的地方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3、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5、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6、折下一根柳枝送给你,就是折柳送君。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折柳送别的古诗有:

9、折柳送别的地点多在灞桥,长亭、桥头或大堤。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10、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1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12、《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13、送别(无名氏)注音版: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16、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17、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8、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9、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0、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

21、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

22、送别(无名氏)诗意:

23、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24、据史料记载,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于是古人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以折柳赠别来表达与亲朋好友的留恋不舍之意。

25、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26、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27、古人以折柳赠别来表达与亲朋好友的留恋不舍之情。

28、“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29、隋无名氏诗:

30、送别(无名氏)翻译:

31、灞桥折柳:送别,惜别之意。

32、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33、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34、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35、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36、liǔtiáozhéjìnhuāfēijìn,jièwènxíngrénguībùguī。

37、yángliǔqīngqīngzhuódìchuí,yánghuāmànmànjiǎotiānfē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