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句话能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的。
当前位置:九九语录网 人生感悟内容页

静心的佛经(精选99句)

2022-12-29 13:28:06 人生感悟 访问手机版

静心的佛经(精选99句)

1、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就是爱的表现。虽然只是大

2、【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有爱则人和;人和就平安。

3、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

4、苦,是人生起跳的弹跳板;乐,是人生堕落的软陷阱。

5、【越古让今】 超越古人是有志气,不让今人谓无肚量。

6、【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以佛法做人间事,在人间修佛法行。

7、一切从大悲心出发,从菩提心出发,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

8、【佛心禅语】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9、于此财、法二种施中,法施最上,胜妙第一。《本事经》卷五

10、能放下身段,弯下腰做资源回收,是真正的去我相、灭我执。

11、【不要小看人】 不要小看自己和别人,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12、不可虐待劳工,不可剥削劳力,应该给予劳力公平合理的待遇。

13、一切有所求的心,就是有漏心;一切无所求的心,就是无漏的心。

14、何谓菩萨能持精进?佛言:求心不可得。《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15、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

16、救苦救难的是菩萨,受苦受难的是大菩萨。(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7、获得一种人生,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另一种人生,没有人可以兼而得之。

18、浮动是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摇摆不止、浮沉、动荡、放逸、无法安静。

19、人常说:“施恩于人共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

20、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民国)弘一《佛法大意》

21、【佛心禅语】 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日不可思议。——《兴善惟宽禅师》

22、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明)澫益《阅藏知津序》

23、多瞋恚者,死当堕泥犁,后虽复人身,面貌丑恶,人所憎恶。《菩萨地持经》

24、意识若转依,心则离惑乱。我说心为佛,觉了一切法。《大乘入楞伽经》卷六

25、日月照诸花,无有恩报想,如来无可取,不求报亦然。《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26、而“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为格杀,也就是说要格除物欲,人心才能向善。

27、譬如海中船,贪重故沉没,佛法斯亦然,利养故灭尽。《迦旃延说法灭尽偈》

28、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29、【天天禅语】对无缘的人,不起排斥、恼恨心;对有缘的人,不起贪着、执爱心。

30、无论僧信,不背叛国家、私通敌国、泄露国家机密、造谣生事,不陷国家于危机。

31、有些人的爱只执著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32、的真实写照,自然的感召力是无穷尽的,无须张扬,也自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

33、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34、若自得利,先推他人,其心常一,无有放逸。见他得利,欢喜如己。《菩萨善戒经》卷六

35、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36、若有尊敬佛,念报于佛恩,彼人终不离,一切诸佛住。《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37、【佛心禅语】 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一证严法师

38、习禅者各自检点,可有此病?我见之患,时刻提防,否则我执逾重,烦 恼生死的束缚也将逾紧。

39、【佛心禅语】 可悲的是有太多的浪子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危险,错过一个又一个来救自己 的菩萨。

40、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生。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亿杂类之身。《净度三昧经》

41、给别人留多少余地,自己就拥有多少腾挪的空间。要自由地舞蹈,就不妨给别人的余地留大一些。

42、【佛心禅语】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的认可。

43、戒度无极如金刚,不毁不犯无漏失,持心护戒如坏瓶,此名戒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44、【经典禅语悟道】 在这里看起来的好事,在哪里却成了坏事。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

45、家庭和谐,即使物质贫乏,仍是富在天伦之乐中;否则再多的钱财,也抵不过家庭失和的苦恼和缺憾。

46、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卷下

47、修行,头一个就要懂得“吃亏是福”,我愿意吃亏、我愿意上当;不肯 吃亏、不肯上当的人不能修行。

48、一切诸佛所开演,无量方便皆随悟,设诸如来所不说,亦能解了勤修习。《华严经》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49、念佛一路,即是人理妙门,圆契五宗,弘该诸教,精微莫测,广大无穷。(明)莲池《答净土四十八问》

50、报应真的会发生吗?佛日:善恶之事,自由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一《佛说阿难分别经》

51、教化众生是菩萨园林,不疲倦故。……一切魔宫殿是菩萨园林,降伏彼众故。《华严经》卷五十四,十地品

52、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53、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四十二章经》

54、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如果连自己都不肯好好善待自己,那这个人当真是无药可救了。

55、人生无常,很多事情难以预料。过去的是杂念,应该在时光的河流中淘尽。未来的是妄想,应该用淡然的心等待。

56、因为过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对死亡既没有作好任何准备,对来生也毫无把握正确的方向。

57、星期日在社会上一般的机关行号是休息日,不仅是身体上的休息,还包括精神上的调息,这就是所谓的“星期日”。

58、我热爱永恒的光,不喜欢黑夜的漫长,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永恒之光中的一生平淡,而不愿接受黑夜里的流星灿烂。

59、【禅语悟道】不执迷科学,不沉醉哲理,只愿证悟真谛。闻思佛陀的法教而实修实证,是净化心灵和启迪智慧的唯一途径。

60、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61、选择做什么,怎么做,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因为你一旦选择,就必须承担后果,没有人能够替你承担。因是你种,果也是你收。

62、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浮躁去,富足来,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

63、智慧是我们领悟了世间万象互为缘起的事实后,内心呈现出的高度的觉照和辨别力,它能使我们摆脱盲目和避免黑暗中的种种碰壁。

64、好人好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如同钻石不是为了别人而发光一样。好人好事是为自己做的,为的是让自己心灵-驻于宁静幸福的境地。

65、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而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经集》第四品,第十章《毁灭以前经》

66、或许经历的太多,生命便在不知不觉中,开出了一朵禅意的莲,参不透浮生若梦,便只想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去守候这人生中的似水流年。

67、【佛心禅语】 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贵重的财富,是因为生命不能重来。浪费一天或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是浪费了最宝贵的“当下”的生命。

68、【佛心禅语】 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69、【佛心禅语】 一个人拥有比较健全的意识是成功的关键。习惯于听吩咐才能做事,不懂得主动自发,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你就永远抓不住新机会。

70、【济世禅音】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对于跟我们有怨的人,要去宽恕;对于跟我们有恩的人,要去报恩。

71、【佛心禅语】 一个渴望自己真正在人生事业方面有所发展的人,就会从失败中找出 原因,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要再打翻牛奶,他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72、有些地方本来可去可不去,但最终还是要去;有些事本来可做可不做,但最终还是做了;有些问题本来可想可不想,但最终还是得想。人总是这样不由自主。

73、你只要让自己的心萌动着活力,让自己行动起来,自然会得到许多全新的体验,因而对生命和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并感到由衷的幸福。这便是修心的意义所在。

74、【佛心禅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想要实现凌云壮志,必须脚踏实地,专注于小事。

75、【佛心禅语】 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我们一定不要被犹豫和怯懦绊住脚步,不要害怕去爱,将爱大胆说出口,才能收获幸福的爱情。

76、自见断十恶道,念十善道已,便生欢悦;生欢悦已,便生于喜;生于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自觉乐;身觉乐已,便得一一心。《中阿含经》卷四,《波罗牢经》

77、我们每个人心上负担岂止一块石头呢?金钱、名位、爱情、生活、职 位、权利……这些已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了,还有那是非、得失、荣辱、 苦乐等,更是奇重无比。

78、学佛是尽本分,在什么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将人间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处在人间。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美好、怡悦且崇高的境界。

79、【经典禅语悟道】 佛家云:如果真心帮助,不挟带任何杂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将来没有回报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对受施人存任何轻视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80、静坐深思的主要用意是:聚精凝神、养精蓄“睿”,反观内心自性,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亦即:止恶——诸恶莫作;持善——众吾奉行。静坐不离此意,即是真修行。

81、这个世界上还活着的已没有唐朝人,没有清朝人,甚至很少有民国人。朝代是用来更替的,人生下来是为了死的。人生其实就这幺简单。为前人扫墓,实际上是为了让后人为自己扫墓。

82、禅,就在自己与万法应对之处,不能当下坦荡,就会分别妄想、烦恼千差。 妄想起时,切莫用佛性对治,不执妄、不执佛,佛妄宛然,却不碍我当 下之坦荡,到此地步,即可与祖师同心。

83、佛说:有六种行为,可导致钱财日益耗减:一是嗜好饮酒;二是喜欢赌博;三是早卧晚起;四是喜欢聚众吃喝,也喜欢被人请吃请喝;五是喜欢与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人混在一起;六是傲慢、瞧不起他人。

84、我幻想着在以后的某一天,我与你归隐山林。清晨,鸟语花香,风清雾茫,十指相携,找山而上。午后,竹林清禅,素纸笔杆,一笔一划,墨色晕染。傍晚,梨花相伴,一筝一琴,相知相鸣,月柔星叹。

85、【佛心禅语】 做人修行,做一件善事或做一天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行善。在佛家看来,前者是布施积福,后者才是真正的觉悟。“大爱无私,至善无痕”,一个人倘若拥有这样的品质,便与圣人无异了。

86、【佛心禅语】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著在本身的领域当 中,忘却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自己特殊的一面,永远不要用自己 的思维去审视别人,更不要用我们的想法去评价别人。

87、佛言:自今日始,听诸比丘舍小小戒,上下相和,当顺礼度。《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佛告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五分律》卷十二

88、在一个不安静的世界,世界需要这样的安静。安静是对不安的治疗,这样的安静者是人间的良药。安静的人并不寂寞,这样的安静者有他自身的归依者;就像厌离嘈乱向往寂静的人,即使经历千辛万苦也要找到并依止雪山。

89、【慧心禅语】开口不说他人非,闭目心中生莲花。能吃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忍一时风平浪静。口争得无常烦恼,让三分心平气与。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

90、【佛心禅语】 “将心比心”的意思是说,用自己的心衡量别人的心,能设身处地地 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就是要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 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 为善。

91、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六趣,备诸苦毒,无量亿劫,不能自出。《无量义经》

92、立一念,信足法,随所闻,念其方。宜一念,断诸想。立定信,勿狐疑。精进行,勿懈怠。勿起想,有与无。……勿岁计,勿日倦。立一念,勿中忽。除睡眠,精其意。常独处,勿聚会。……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般舟三昧经》

93、相由心生,这是一句佛语。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而相由心生,笑容就是心灵的一面明镜,真实地映射内心所种的因。心是一块田,种什么,得什么,心若不自由,走到哪里都是囚笼。心若无归宿,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94、耽搁和投入这两个词是不同的,对于时间来说,前者是浪费,后者则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必须的付出,只要有结果,就是有意义的,结果越大,意义则越大。回味先生这段话,我感觉自己在微博上的时间付出是投入而非耽搁,因为微博我结识了朋友,获得了快乐。

95、【禅话人生】方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置身何处,而是前往何方。珍惜:有些人与事,错过一时,就错过一世。当下:若希望永恒,请把握当下。抛弃:世界原本就不归你,因此你不用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杂念。妄心:妄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可能骗你一时,而它却骗你一生。

96、【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有些人即使在认识数年之后都是陌生的,彼此之间总似有一种隔膜存在,仿佛盛开在彼岸的花朵,遥遥相对,不可触及。而有些人在出场的一瞬间就是靠近的,仿佛散失之后再次辨认。

97、我的随和来自心灵的倔强,我的软弱来自内心的坚强,我的怯懦来自精神的勇敢。你是风,我无法不是任你吹散的云,你是闪电,我无法不是任你驱遣的雷声,你是阳光,我无法不是任你消融的冰。一个人没有对手是寂寞的,有很多对手是痛苦的,有唯一一个自己愿意臣服的对手是幸福的。

98、【佛心禅语】 穷人可能没有钱,没有优裕的生活,没有足以称道的事业,然而只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以及明确的志向,拥有宁静的内心,拥有不断攀岩、永远向上的斗志,那么,穷困便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做一个自信、乐观、勤奋的人,财富就能积少成多,慢慢地会聚到我们手中。

99、放不下,就注定提不起,生命的行囊太重,活着就是一种累。该放下的,趁早放下,该提起的才有机会和力气提起。放下该放的,提起该提的,活着才有快感。这么简单明白的道理,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明白了呢?这么简单的事情,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呢?看看熙来攘去的人群,那里面是否有你?